close

woman-in-gold-poster.jpg  

老實說我對克林姆這個畫家,只聞其名,大概知道他的畫風。而的確,我對這位畫家最印象深刻的一幅畫,就是電影中的這幅主角《艾蒂兒一號》了。可能還有《吻》吧,但《艾蒂兒一號》真的是一幅經典。

瑪麗亞阿特曼找上朋友,問她那個律師兒子最近怎樣,她可能有些法律問題想要請教,而這就是她怎麼結識奧地利作曲家阿諾荀白克孫子蘭迪荀白克的。瑪麗亞希望蘭迪幫她討回當初因為身為猶太人,被納粹迫害、搶奪走,如今歸奧地利政府所有的藝術品。

一開始蘭迪對瑪麗亞的case興趣不大,覺得只是又一個媽媽拜託的麻煩事,而且他自創門戶失敗,回加州找到了一份高級律師事務所的工作,家裡還有妻子跟幼女要顧,實在沒有心力管這件事。

但他仍去了瑪麗亞家,她將姐姐遺物的信件交給他,說即便他對過去沒興趣,仍希望他看一看。蘭迪出於好奇,後來搜尋了一下《艾蒂兒一號》的畫作,發現價值超過一億美元。他是為了錢而同意跟瑪麗亞一起前往奧地利去追討畫作的。

woman-in-gold-mirren-ryan-xlarge.jpg  

瑪麗亞原本不願意去奧地利,那雖然是她出生長大的地方,卻充滿了痛苦的回憶。在二戰納粹橫行的年代,奧地利幾乎是熱烈歡迎納粹進入國境,揮旗灑花歡迎,而猶太人的處境更是艱難,許多人幫助納粹迫害猶太人,雖然也有少數人幫助他們,但大多數人仍是幫兇。那個地方充滿了回憶,好的令她懷念;壞的卻仍令她痛苦。

他們結識了一個記者胡貝托,願意幫助他們,還讓他們溜進美術館尋找舊時資料。他們在回美國之前去了猶太人紀念碑,原本對過去和歷史毫無興趣的蘭迪,卻在那一刻真切感受到歷史的重量。他的曾祖父母不再是長輩口中的過去,而是真實存在,和他血脈相連,卻在歷史的殘酷下犧牲的人們。那些過往有了血肉,有了重量,便成了真實。也許在那一瞬間,蘭迪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確實也是奧地利人。這一切開始對他有了意義。

奧地利政府當然不可能願意歸還畫作,當然他們失敗而歸,瑪麗亞消極的決定放棄,但蘭迪卻有了改變。

回美國後他們過著各自的生活,蘭迪卻無法釋懷,不斷研究著這個案子。某天,他突然發現,雖然無法在奧地利本土提告,但是他們可以在美國打這場官司控告奧地利政府。

woman-in-gold_0.jpg  

回憶太痛,追討畫作頻頻受阻的事件讓瑪麗亞身心俱疲,彷彿這件事讓那些過去的鬼魂都甦醒了,她仍因自己過往的重擔而痛苦。最後居然是原本沒興趣的蘭迪不願放棄,甚至辭職全心全意研究這個案子。

他們最終得以告上美國最高法院。中間原本奧地利政府的律師想要私下和解,但堅持不讓克林姆的畫作離開美術館。甚至還數次對瑪麗亞態度不善,完全不覺得自己會敗訴。在蘭迪的堅持不懈下,他們去到了奧地利本土進行仲裁,最終現代還給了過去殘酷的暴行一個公道,瑪麗亞得以拿回原本就屬於她家族的畫作。

266-woman-gold.jpg  

她最後在勝訴之後,卻一個人站在窗邊流淚,看著她生長的這個地方的風景。她說:「我以為我贏了會好過點,卻一點也沒有。我將他們丟在了這裡。」也許瑪麗亞執著的,並不是全是那些畫作跟她的連結,或是想在歷史暴行中平反,還有著那她一直沒有釋懷的,自己逃跑了卻將父母留在奧地利的愧疚。

藝術,常常都不只是藝術。對於畫家來說、對於畫中人來說、對於擁有者來說,而對於瑪麗亞來說也是一樣的。那幅天價名畫,對她的意義並不是錢,也不是大師之作,對她來說,那是她親愛的嬸嬸、是她的美好回憶、是她與家人最深刻的連結。她想要追討的從來都不是畫作,而是那個她在很久以前就遺失的、被奪走的愛。

woman-in-gold_02.jpg  

一如瑪麗亞在逃離奧地利前,跟父母告別時,她父親跟她說的話:「我只要求妳一件事,記得我們。」她記住了他們一輩子,一輩子受過去糾纏。有多少次她想要放棄,但蘭迪的執著給了她勇氣。最後她得到了她所希求的公道和正義,也終於解開了她被過去所糾纏的靈魂。

電影的步調快速流暢不拖沓,用穿插過去的方式進行。主要著重在描寫瑪麗亞和蘭迪的心路歷程,瑪麗亞的回憶與歷史一起穿插在故事中,大時代的痕跡清楚的烙在了她的身上,一輩子都無法真正讓它過去。而蘭迪是怎麼意識到自己是誰、來自哪裡,最終了解這件事無關金錢,而是尋求正義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. 的頭像
    La.

    時光斷面

    La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