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Matterhorn.jpg

Fred完全是個生活在極度保守封閉小鎮,嚴守極為精確到近乎偏執生活習慣的一個人。固定去超市採購、準時禱告吃飯、每周日上教堂做禮拜...是個無聊而虔誠的教徒。去哪裡都是走路與搭乘巴士,不知是討厭改變,還是改變這個詞彙根本就沒有在他的字典裡。固定的時間去城裡購物,每天吃固定的食物,固定在禱告前看一眼牆上那張女人和孩子的照片,固定聽一捲上頭標註著「Johan」的童聲聖歌錄音帶。  

 

x_130826103306_.jpg  

直到他遇見了智商跟孩子一樣的陌生男子Theo之後,他的生活開始改變。不知是否出於一時的惻隱之心,他收留了看起來像是流浪漢的失智Theo。讓他住在樓上,看起來像是佈置給男孩的房間。Fred像是父親一樣,供他吃住、教他餐桌禮儀、幫他打理衣著、跟他踢足球、帶他上教堂....等等。

在一次意外中發現原來Theo有個特別的才能──模仿動物叫聲。甚至有對父母問他們願不願意去孩子的生日會上表演。那天晚上,Fred喝了酒,並且難得地唱起了歌。接著酒沒停過,同時開始和Theo練習表演內容。那天Fred醉了,打開衣櫥想要找衣服,卻看見了妻子Trudy的衣物。他伸手去摸,拉起一件衣服,將自己的臉埋進去,發出輕輕的啜泣聲。

他對Theo說,有一天,一定要再去一次馬特洪峰。他說,那是最接近神的地方;而現在他身處的這裡,明明離教堂那麼近,卻是離神最遙遠的地方。他看著一張與妻子在馬特洪峰拍攝的照片,像是對Theo說,但更像對自己說,為了妻子,他一定會再回去。

Theo穿起了他妻子的衣服,在客廳輕慢地跳著不成樣子的舞。Fred坐在椅子上盯著他,一瞬間,Theo的身影和妻子重合。他看見那個愛笑的女人,開心地跳著舞,抬頭給他毫不保留的笑容。Fred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著他深愛的妻子,眼眶逐漸濕潤。他情不自禁向妻子伸出了手,就像以前那樣,一起跳舞。這段完全是本人的哭點。

那個時刻,Fred平時壓抑的那份想念,強烈深刻、鋪天蓋地而來。你終於明白,這個獨居的男人,到底有多寂寞。

 

 

1378289512G05.jpg  

Fred和Theo開始在做起了「兒歌兩人組」的工作。而他們的表演大受好評,演出邀約也從不間斷。他們演出的報酬都存了起來,Fred一心希望能藉此重返馬特洪峰。但是他們兩個老男人特異的同居生活,以及Theo曾經被目擊身穿女裝,卻讓小鎮裡流言蜚語四起。

最後,鄰居先生和牧師登門拜訪,明示暗示就是要Fred停止收留Theo。Fred堅決不退讓。其實這邊就開始透露出一點端倪,以Fred的個性,他是不可能毫不在意別人的眼光,甚至公然違逆教會的。但是為什麼,這次他會如此堅決?

 1374594895-4023132125.jpg  

於是,Fred等於正式跟教會決裂。他甚至接了星期天的表演工作,打破了那幾十年如一日上教堂的習慣。電影裡最經典的畫面,就是他和Theo兩人與身著黑衣、往教堂走去的鎮民背道而馳。這也暗示了Fred的決心與改變。

 

 

某天Fred去鎮上的旅行社詢問馬特洪峰的旅遊相關事項,但是兩個人旅行的金額卻不是他能負擔得起的,他拿了櫃台小姐給他的相關資料讓回去。和Theo照常搭巴士回家,在回家的路上,他說起了馬特洪峰。他說就在那裡,他問了妻子:「妳願意嫁給我嗎?」。Theo接了一句:「yeah, sir.」Fred愣了一下,隨即意會到Theo根本會錯意了。但糾正了以後Theo也似乎沒有搞懂,他就索性不解釋了。

雖然兩人越來越像是家人,但是小鎮居民並沒有放過他們。當他們回家後,發現在Fred家的牆上漆上「所多瑪與娥摩拉」的字樣。不過這只是加深了Fred堅持的決心。他早已不再像以前那樣事事要求嚴格,照著一程不變的日程表過活。他已經不是以前的Fred了。

因為牆上被寫字的事件,Fred一氣之下帶著Theo去登記變更住址,就是鐵了心要跟Theo一起生活了。Theo還很有趣的對行政人員說:「我們要結婚了。」但就在這時候,Fred才知道Theo的名字,還有,原來他有一個妻子。

20130826_1.jpg  

Fred帶著Theo前往登記在他ID上的住址,發現原來旅行社的櫃台小姐就是Theo的太太。Theo的太太說,他之所以變成這樣,是因為發生了一件事故,Theo差點就活不下來。但是事故後,Theo總是逃跑,她並沒辦法提供Theo需要的,儘管她很想要好好跟Theo過下去,卻總是沒辦法阻止他逃家。Fred像是受了什麼打擊般,逃出了Theo家。

 

 

Fred搭了火車,到了大城市裡,漫步在深夜的街頭。他繞進了一條小巷裡,很明顯感覺不自在,卻強迫自己繼續前行,走到一家夜店。店裡有些人的穿著打扮,讓人連想到也許這是一間gay bar?舞台上五光十色,一個男人站在上面獨唱,飽滿深厚的好嗓子穿過人群,直直灌進Fred的耳中。他更加不自在,台上的男人唱著英文歌曲,非常帶有美國味的強調I am who I am這個意象。Fred忍不住抬頭想看清歌手,卻還是無法克服心理障礙,在還沒好好瞧上一眼之前便奪門而出。(我能說這瞬間我就已經猜到整部片的梗了嗎XD)

他回到家,發現Theo又跑回來了。他什麼也沒說,就像是Theo只是出門去,現在回家了一樣。鄰居先生暴怒至極,跑來大罵。他怪當年Fred搶走了Trudy,怪他如果沒有這樣,也許Trudy就不會死,他大吼著,若當年Trudy是跟自己結婚,他和Trudy就會有健康的孩子。Fred什麼話也沒說,甚至沒想要反擊,就只是站在原地。

那天晚上下起了傾盆大雨,Fred盛裝打扮,將Theo打扮成新娘的樣子,兩人冒雨闖進空無一人的教堂。他們站在聖壇前,唸完了誓詞,鄰居先生在最後一刻衝進來,氣憤得幾乎顫抖:「Fred,我從沒看過像你一樣如此挑戰上帝的人!」鄰居先生怪Fred搶了Trudy,最後連Theo都搶走了。Fred站在那沒搭話,神色複雜的望著鄰居先生。

他們三人走出教堂,外頭雨勢絲毫未歇。Fred就領著Theo要回家,而Theo卻站定不走,彷彿掛心鄰居先生。Fred問鄰居先生要不要去家裡喝酒,鄰居先生說,到他家吧。

三人到了鄰居先生家,Fred和鄰居先生對坐著喝酒,馬上就喝光了一瓶,接著喝第二瓶。Fred借用了廁所,卻發現旁邊有間暗房。他走了進去,充斥著紅光的空間放置著沖洗底片的機器和藥水盆。上頭有數張照片夾在牆和牆之間拉起的線上。他忍不住一一細看,發現一整排的照片都是Theo,站在鄰居家庭院裡的Theo、路上一臉茫然的Theo...Fred的視線掃視過去,最後看到一張照片。

照片中的女人對著他露出燦爛而不可逼視的笑容。他一瞬間幾乎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。

那是他的Trudy。那個年輕而快樂的Trudy。

 

 

Fred走回客廳,發現鄰居先生滔滔不絕的跟Theo介紹他掛在客廳的照片,彷彿每張都是他的得意之作。Fred說他該離開了,鄰居先生一瞬間有些茫然失措,但Fred對著他們兩個說:「今天他就交給你了,好好照顧他。」不知是在對鄰居先生說,還是對Theo說呢?

也許在那個時刻,Fred終於明白,其實他跟鄰居先生都很寂寞。他們忽視或者壓抑,卻逐漸陷入那孤獨的麻木,直到有人打破了日常的線性,才驚覺原來那份寂寞這麼深、這麼沉。他們只是希望有人陪伴。不論那個人是男是女、是老是少,只是希望可以有個伴在身旁。

Theo的太太隔天早上出現在Fred家門口。她提著Theo的行李過來給Fred,跟他聊了一下天。她問,之前Fred到旅行社來,就是想要和Theo一起去馬特洪峰嗎?Fred給了肯定的答案。突然間她掏出一個信封說,這是他們一半的積蓄,足夠讓他們兩個一起去馬特洪峰。最後,她問,是否以後能來拜訪他們?Fred說,當然歡迎。

642148.jpg  

這段讓我有些震撼。Theo的太太很愛Theo。即便Theo重傷過後成了失智的狀態,她仍然愛他、想照顧他,希望與他一同生活。但Theo卻不斷逃家。當她發現Theo喜歡跟Fred在一起時,她看似灑脫而沒有抵抗地就將Theo交給了Fred。但那之中絕對不是沒有掙扎的。只是她明白,那是對Theo來說最好的選擇。她明白了Theo需要的是Fred那樣像是父親般跟他生活,而不是像她那樣,以妻子的身分照顧他。儘管再愛他,卻不是他需要的,所以她選擇了放手。

 

Fred約了Theo的太太出來,兩人開車進城。Fred說,他有個兒子,是個好孩子,唱起歌來就像天使。但兒子已經離開家了,或正確來說,被他趕出去了。Trudy從來沒有原諒過他,最後,一場車禍讓他孑然一身。Theo的太太只是默默聽著,以複雜的眼神看了他一眼。

他們來到之前Fred去過的夜店,舞台上依然是那個男人,以英文演唱與和上次的相近的歌曲。Fred和Theo太太坐在下面,Fred一直沒有抬頭,但歌聲卻仍然灌進他的耳中。Theo的太太將手按在Fred的手上,像是安慰般支撐他,又像是友善地鼓勵他。Fred掙扎著抬頭與不抬頭,卻也因為歌手的歌聲而越來越無法克制內心的波濤洶湧。終究Fred還是抬頭了,一開始他不敢直視,但那歌聲衝擊著他,他彷彿下定決心般抬起頭,將視線固定在舞台上的歌手身上。

舞台上的歌手發現了Fred。他彷彿嚇了一跳,但眼光卻再也沒有離開Fred。他像是訝異於Fred的出現,又像是害怕下一秒Fred會消失般緊緊盯著他。Fred與他四目相交,歌手突然間笑開了。在那樣的視線交會裡,一瞬間充滿了溫柔與寬恕。

畫面穿插著Fred最終與Theo踏上了馬特洪峰,Fred從一開始的感動,到最後快樂得手舞足蹈,像個小孩一般。雄偉的馬特洪峰豎立眼前,帶著絕對的壯闊和美麗。Fred感動非常到最後擁抱Theo分享他的喜悅。

而歌手的歌曲也演唱到了最後的高潮,當他唱出最後一句的時候,Fred再難自制地從座位上站起來拍手鼓掌:「Johan!」那瞬間,他看起來就像是個感動而驕傲的父親。

 

 

Matterhorn_and_Dent_d'Hérens.jpg  

這部電影是部很不錯的小品。雖然處理的題材並不是什麼大道理,卻是如此重要的小體會。雖然整體劇情算是偏平淡,卻不時穿插冷面搞笑梗,氣氛拿捏得很不賴。像是透過古早年代的淡色調鏡頭,看見了固定死板生活的斷面,卻又目睹了那個產生重大改變的微小時刻。

我非常喜歡讓我忍不住眼淚的段落。

除了很容易被猜到的爸爸看兒子表演那邊擠了兩滴淚以外,最讓我鼻酸的就是Fred喝醉,把Theo和妻子重疊了的那段。那種思念太強烈,寂寞太深刻,那瞬間的他太脆弱而毫無防備。

總之,我喜歡這部電影。(笑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. 的頭像
    La.

    時光斷面

    La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